21世紀是改革創新的時代,新時代的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的數量類型和層次結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對人才質量提出了新的標準,需要更全面發展的應用復合型人才[1]。在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時期,商務活動的繁榮為商務英語的發展提供了十足的動力,商務英語的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商務英語同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多年以來,商務英語的教學主要以語言技能的訓練為主,忽視了社會需求和學習者的個人興趣。
http://ukthesis.org/Thesis_Tips/lxslwfy 這樣,學習者在商務英語學習中缺乏強有力的動機,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在畢業之后,難以達到社會需求,不能勝任與商務英語相關的實際工作。鑒于此,為高校學生提供合適的商務英語學習環境,為社會輸送緊缺的商務英語人才成為各高校外語學院面臨的緊迫任務,而探究構建切實可行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突出[2]。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理論
一般用于專門用途英語(ESP),包括“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標情景分析”(target-situation analysis)。就外語教學來說,目前情景分析是指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內在需求、語言學習中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學習環境等的分析,所以也稱為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需求分析;目標情景分析是指對學習者語言課程終極使用目標的分析,學習者在接受完四年的專業培養之后,是否能夠適應工作環境,勝任工作崗位是目標情景分析的主要內容,所以也稱為以目標情景為核心(target-centered)的需求分析。本文主要討論目標需求分析。
二、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為了對現行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有效的評價和修訂,課題組成員對太原理工大學英語專業2008級和2009級的274名學生,23名英語專業畢業生和18名英語專業教師進行了結構式問卷調查,并對5個商務英語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進行了訪談。根據調查結果,我們提出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模式。(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優化相關課程設置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化視野、合理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管理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能在國際環境中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3]。在對用人單位負責人進行訪談時,第一個問題是您對本單位的英語專業畢業生滿意嗎?其中兩位認為畢業生基本能夠勝任目前的工作,三位則認為畢業生不能完全勝任目前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大多數畢業生不愿意從底層工作干起,有的畢業生還不能與英語語言客戶進行流暢的溝通。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改革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和難點。調查結果顯示,62.5%的畢業生認為商務英語相關課程的設置不能滿足畢業后工作的要求。用人單位在談到對課程設置的建議時,則尤其強調了培養學生正確的工作理念和生活價值觀的重要性。所以正確的職業生涯理念應該在課程設置中有所體現。此外,語言知識技能和表達技巧對商務英語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在人才培養體系中一定要強化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各種素質能力的中心是應聘者的溝通能力。有的畢業生精通英語,也具備堅實的商務英語知識,但在與外籍客戶溝通時還是有膽怯和猶豫的心理,不能有效溝通。在職場中,電子郵件寫作和電話都是比較常用的商務溝通模式,在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中也應該有所體現[4]。(二)加強師資培訓,完善人員建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因此,建立合格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關鍵和保障。在商務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對教師素質有很高的期望值,他們認為一位合格的商務英語教師應該是既精通英語,又具備完善的商務知識和技能,并有豐富的商務貿易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問卷調查表明,大多數商務英語教師都有較強的進修學習欲求。我院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試圖從兩個方面完善人員建設。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現有的中青年教師的培訓。從2010年起,我院多次分批地派部分教師到澳大利亞和英國部分知名高校進行為期1~3個月的短期培訓,效果顯著,使參加研修的老師在專業知識,外語能力和教學理念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實踐學習環節也是不可忽略的。我院正在努力加大與省內企業的合作力度,讓商務英語教師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商務活動中去,或者帶學生去實習,了解企業商務運行的整體過程,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我院還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盡可能地提供便捷條件及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以吸引真正有實力的商務英語人才參加到我們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建設中來。(三)選編適用教材,完善教材建設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是進行教學工作,穩定教學秩序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選編合適的商務英語系列教材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問卷調查顯示65.6%的在校生對現行的商務英語教材不滿意,認為教材內容陳舊,枯燥乏味,理論性太強,不夠實用,缺少互動性練習。由此也可以看出,趣味性、互動性和實用性應該是選用教材的三大方針。在 被 問 及 應 選 用 哪 種 類 別 的 教 材 時,43.2%的學生選擇英文原版教材,45.2%的學生選擇中英對照,11.6%的傾向于中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沒有學生選擇純中文教材。我們建議商務英語相關課程應該盡量選用中英對照的雙語教材,一方面,中文譯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保持英語語言的純正性。(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動機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問卷調查表明,60.7%的同學選擇商務英語課程是為了“將來從事相關工作”,18%的學生是出于“興趣”,6.6%的學生是出于考研需求,但仍有14.7%的學生則是為了“修滿學分”選擇了商務英語課程,究其原因,他們認為“這總比選擇枯燥的文學課程好”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確立將來的職業目標。老師可以給學生放映一些實際職場商務貿易的幻燈片,也可以邀請一些搞商務的專家來做講座,或鼓勵學生業余時間參加一些國際會展做口譯工作,或者到企業參觀學習。同時,課堂教學是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問卷調查表明,目前商務英語課程的組織形式主要是老師講解,而同學們喜歡的課堂運行模式是以老師講解為主,輔之以小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游戲及其他形式。我院根據實際情況,把幻燈、錄像、音像、實物投影等多媒體引入教學中,實現了多媒體的情景教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和趣味性。同時輔之以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為主要特征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以此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加大實踐鍛煉,提高學生技能,實現能力培養目標[5]。(
http://ukthesis.org/ 五)加強校企合作,提供實踐平臺“學以致用”是我們人才培養的方針,而使我們的英語專業畢業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從一家全球500強企業招聘要求的“三明治”圖片中看出,上下兩層均為學術知識技能,但是三明治的“蕊”卻是學生大三暑期的公司實習經歷。事實上,參加問卷調查的專業學生、畢業生、教師和用人單位都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問卷調查表明,課堂之外,一半的學生喜歡通過實習的方式學習商務英語課程,實習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他同學選擇網絡資源,聽講座和課外閱讀的方式學習該課程。參加問卷調查的23位專業教師都認為很有必要建設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在大三暑假和大四實習期到基地學習和參加實踐,作為走向真正職場的一個過渡。目前,我院結合實際情況,一方面,在校內加強與其他院系的合作,作為實踐途徑;另一方面,在校外與企業合作,設置了六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使其“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真正了解具體的商務工作,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學生在參觀了太原鋼鐵集團公司的翻譯中心后,這樣感嘆,“如果在大二就有這樣的經歷,就能了解企業的運行流程,就能接觸到實際翻譯材料,就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前途也不會如此渺茫了”。有的同學認為平遙攝影節的志愿者服務是他們四年內最有收獲的實踐過程。可見,學生們是渴望這樣的實踐機會的。此外,模擬實驗室和實景模擬軟件也應引入到商務英語教學中,以增強其實踐環節。總之,要讓這門課“動”起來,換句話說,就是要強化學校的教學與企業、商界的互動,使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相互滲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復合型商務人才。 #p#分頁標題#e#
三、結語
總之,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為了制定更有效、更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需求分析是必須考慮進去的因素。本項研究通過對在校英語專業學生及畢業生,英語專業教師和用人單位的調查分析,了解了市場需求,
以及目前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問題,從多方面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議,以期能夠有助于培養出真正能夠適應信息時代的,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