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會計學碩士論文,本文基于“雙碳”政策視角,參考相關政策文件,將財務風險理論與深圳能源集團的具體情況相結合,通過綜合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對財務風險的影響,識別到面臨的財務風險。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2020年,我國首次明確提出“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承諾。2021年,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制度建設、系統建設和基礎能力建設,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率先在全國上線交易,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2022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科院等九部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要在資源開采、加工,能源轉換、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研發和推廣高效電能轉換及能效提升。2024年5月,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強化碳排放強度管理,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2024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旨在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體系。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旨在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1.2文獻綜述
1.2.1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
企業可通過提升發展潛力、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控制成本以及強化現金流管理等措施,來改善其財務狀況,從而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1]。在“大智移云”環境下,企業財務風險的變化速度加快,傳統的財務風險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財務風險評價應該突破傳統財務指標的局限性,可結合非財務指標構建多維度的綜合評價體系。另外,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提高風險識別的效率,提升評價的準確性[2]。在新形勢下,一些新型行業或面臨轉型的行業普遍存在技術更新快、政策依賴性強、市場波動大的問題,傳統的財務風險評價方法無法準確反映其風險變動情況。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可以有效處理指標變動性大的問題,比較適合用于新型行業的財務風險評價[3]。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可以高效地獲取和分析財務數據,從而可以更及時、更精準地識別到可能會產生的財務風險,再通過構建數智化財務風險評價體系,企業能夠實時監控到財務風險狀況,及時對發現的異常情況采取應對措施[4]。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對其所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與評價,以及對預測到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與控制,是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5]。企業應該結合行業特點及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從而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的動態監控和有效防控[6]。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應該運用專業的財務知識去識別和評價財務風險,由此對企業所存在的、可能將來會發生的、潛在的各種財務風險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控制,并做出應對策略[7]。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如何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地識別和評價,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已成為企業穩健運營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8]。總體而言,企業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識別機制,通過強化內部溝通與合作,并借助多種風險識別工具,對財務風險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識別和評價。在此基礎上,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和預防措施,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可以減少經營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9]。
第2章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
2.1.1財務風險的含義
財務風險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是不受人為主觀意愿影響而客觀存在的。主要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因受到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政府政策調整等外部環境的影響,或是由于企業自身戰略方向、經營模式等內部因素的制約,而可能面臨的潛在損失[18]。
具體來說分為廣義的財務風險和狹義的財務風險。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依賴負債經營而面臨的償債壓力所引發的融資或籌資風險,這種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通過借貸等方式籌集資金后,可能因未能實現預期收益或現金流不足,導致無法按時償還債務而造成的財務損失,其核心在于反映企業在籌資和償債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及其可能給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廣義的財務風險指企業在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雙重作用下,財務狀況偏離其預期財務目標的可能性,使得企業可能面臨著一定的損失,范圍較廣,不僅包括融資風險,還包括企業面臨的所有與財務風險相關的風險,例如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財務風險發生的后果都是不可控的,因此,為了保障企業穩定發展,企業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識別及評價財務風險,進而規避財務風險。
2.2理論基礎
2.2.1財務風險管理理論
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過程,是指在財務風險識別及評價的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風險帶來損失的一種決策過程。理想化地說,財務風險管理應按照一套規范化的流程來執行,按照風險的嚴重性及其發生的可能性來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把可能引發最大損失且發生概率最高的風險放在首位。但在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面臨著種種不確定性,風險的嚴重程度和發生的可能性并不總是一致的。因此,企業應結合經營狀況和財務數據系統性地識別財務風險,找出導致企業面臨風險的關鍵因素,隨后依據這些因素對財務風險進行評價,以確定風險等級,最后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穩定發展。此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在“雙碳”背景下,能源企業受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變化影響,導致生產經營方向發生改變,其財務狀況也必然會因此而發生變化,進而引發財務風險的因素更多,使能源企業面臨著低碳經濟下的財務風險。
2.2.2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前提下,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發展理念和原則。隨著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不斷加深,如果不加以遏制,生態環境將面臨嚴重破壞,最終威脅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可持續發展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非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導致社會失衡。在發展進程中,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發展與環境的動態平衡,杜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利益。可持續發展以科學治理、法制、經濟、社會建設等體系為基礎,旨在提升全球人類的生活質量。
第3章 “雙碳”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識別 ............................. 12
3.1 深圳能源集團概況 ........................... 12
3.1.1 深圳能源集團簡介 ............................ 12
3.1.2 深圳能源集團的財務狀況 ...................... 12
第4章 “雙碳”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評價 ............................. 29
4.1 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選取 ...................... 29
4.1.1 選取原則 ................................... 29
4.1.2 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選取 ...................... 30
第5章 “雙碳”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控制 ............................. 44
5.1 投資風險控制措施 ............................... 44
5.1.1 優化清潔能源投資布局,提升資產回報率 ............................. 44
5.1.2 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體系 ........................ 44
第5章“雙碳”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控制
5.1投資風險控制措施
5.1.1優化清潔能源投資布局,提升資產回報率
在“雙碳”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團應主動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按照建設低碳、安全、高效、環保的現代能源體系理念,統籌規劃企業的綠色轉型和清潔能源發展路徑,通過不斷加大綠色環保相關支出,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企業能源發電產業轉型和升級。深圳能源集團應當重點投資光伏、風電、垃圾發電、儲能等低碳技術成熟且政策支持的項目,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等低碳、高耗能產業。例如,2023年清潔能源裝機占比67%,應進一步擴大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風電項目規模建設,結合企業自身“十四五”規劃目標,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預計在2025年提升至75%以上;此外,應順應國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大力布局海上風電項目,并充分利用廣東省對新能源項目的電價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例如,總資產報酬率從2020年6.17%降至2023年3.73%,應通過高回報新能源項目優化資產組合,提升整體資產收益;2023年單位利潤CO?排放量為83.47萬噸/億元,若新增清潔能源項目可直接降低碳排放強度。此外,隨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發展及逐步完善,深圳能源集團應積極參與碳交易,通過強化企業自身的碳排放管理,將碳排放權轉化為新的經營收入來源。這不僅能為深圳能源集團帶來經濟收益,還能促進企業向低碳、環保、節能方向轉型,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競爭力,履行國有企業“雙碳”使命。

第6章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雙碳”政策視角,參考相關政策文件,將財務風險理論與深圳能源集團的具體情況相結合,通過綜合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對財務風險的影響,識別到面臨的財務風險。運用熵值法建立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運用功效系數法構建深圳能源集團財務風險評價體系,計算深圳能源集團2019年-2023年財務風險評價得分,對企業財務風險變化和嚴重性進行評價,進而提出相應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具體而言,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深圳能源集團在2019年-2023年間的財務狀況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在投資方面存在資產利用效率下降、盈利能力持續減弱、成本費用管理承壓的財務風險;在籌資方面存在短期償債能力薄弱、長期負債壓力偏高、現金流覆蓋不足的財務風險;在營運方面存在應收賬款回收效率波動、庫存管理效率低下、流動資產及總資產效率下降的財務風險;發展方面存在盈利能力波動、收入增長可持續性不足、資產擴張動能減弱的財務風險;在“雙碳”目標方面存在碳排放效率波動性大、清潔能源轉型進度不均衡、低碳轉型綜合成本壓力大的財務風險。深圳能源集團在2019年-2023年間的財務風險等級均為“中險”,預警等級為“中警”,在較高的風險等級區間內,并且未來可能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為了能更準確地反映深圳能源集團的財務風險,本論文匯總了2019年-2023年各類財務風險評價得分,并進行分項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深圳能源集團所面臨的投資風險、籌資風險、營運風險、發展風險及“雙碳”目標風險仍舊較大,深圳能源集團需要針對上述財務風險識別及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及控制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