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會計學碩士論文,本文將其放在資源編排的理論框架下,圍繞密爾克衛在連續并購過程中通過資源編排實現價值創造的路徑分析和效果評價研究,將密爾克衛連續并購過程從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以及數字化轉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以資源編排理論、協同效應理論及市場勢力理論為基礎,對其背后的邏輯展開動態探究。
1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根據2023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社會物流總額整體呈現穩健的上升態勢。在此宏觀趨勢下,危險化學品物流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亦實現了顯著擴張。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該領域市場規模已接近2.4萬億元量級,同比下降1.1%,然而危險貨物運輸總量仍穩定在18億噸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場則呈現加速擴張態勢,2023年其市場規模突破1.1萬億元,且滲透率持續上升。盡管行業整體需求旺盛,但隨著《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的深化實施,推動化工園區“一園一策”整治提速,通過集中布局、集群發展和降低安全風險等級,加速行業合規化進程。
從細分領域看,工業物流受益于高技術制造需求的增長保持穩健,消費物流因民生需求支撐維持平穩,而國際進口物流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仍承壓。此外,溫嶺槽罐車爆炸等安全事故的警示,促使監管持續加碼,危化品物流行業加速淘汰不合規企業,頭部企業通過并購整合實現規模擴張。產業升級背景下,智慧物流技術,例如物聯網、區塊鏈的應用成為關鍵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2028年中國石化物流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8%,2028年有望突破4.7萬億元。綜上,2023年危化品物流行業在政策規范與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逐步從粗放式擴張轉向精細化、合規化發展,技術賦能與并購整合成為企業突圍的核心路徑。

1.2研究內容及方法
1.2.1研究內容
第一章為緒論部分。本章主要闡述研究的現實背景與研究意義,明確研究方法論,說明研究內容的基本架構,并指出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為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本章首先對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全面梳理,重點評述連續并購與價值創造、資源編排與價值創造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其次系統闡述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濱海對核心概念進行界定。
第三章為密爾克衛并購案例概述。本章詳細介紹研究行業特征和密爾克衛的基本情況,系統整理其歷次重要并購事件,深入分析其并購行為的典型特征,并從多維度探究其持續開展并購活動的動因。
第四章為基于資源編排理論的連續并購過程分析。本章運用資源編排理論框架,按照“資源組合—資源捆綁—資源利用”的邏輯路徑,具體分析企業如何通過獲取運輸、倉儲、貿易及技術等核心資源完成資源整合,從而通過資源優化配置產生協同效應,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有效提升。
第五章為連續并購價值創造效果分析。本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引入四大能力指標及EVA評價法,最后結合資源整合的價值創造分析,對密爾克衛并購活動的實際效果進行系統評估,驗證其并購行為是否真正創造了企業價值。
第六章為研究結論與啟示。本章歸納總結全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并基于研究結論,為同行業企業實施并購戰略提供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對策建議。
2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2.1國內外文獻研究現狀
對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本部分主要從資源編排、連續并購、價值創造三個部分展開綜述。
2.1.1連續并購相關研究
(1)關于連續并購定義的研究
Schipper和Thompson(1983)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如果企業在三年內進行的并購次數達到或超過三次,就可認為符合連續并購定義。[1]Fuller等(2002)搜集451家在美上市公司,分析上述公司發生超過4200的并購事件,從而提出了“多次并購”的概念,并將多次并購定義為“在三年內發生的收購事件達到五次或更多”。[2]Rovit(2003)通過對貝恩咨詢公司研究的1700多家企業以及大量并購實例中,界定為在15年的樣本期內發生2次及以上并購事件為連續并購。[3]也有學者對于并購次數較為嚴格,Croci和Petmezas(2009)以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多次并購活動為研究對象,認為企業在五年內進行不少于五次的并購活動才能成為連續并購行為。
我國學者對于企業連續并購行為的相關研究晚于國外研究,還未形成一套真正適用于我國企業發展的連續并購理論。吳超鵬等(2008)選取8年中企業所實行的并購行為,認為同一公司在這一時期內完成兩次及以上的并購行為,則稱為“連續并購”,并設計了一套適于檢驗管理者過度自信和學習行為對連續并購績效影響的實證方法。[5]郭冰等(2012)以國內上市公司為樣本,運用事件歷史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和經驗學習對企業連續并購行為的影響。[6]謝洪明(2017)認為企業連續并購不僅僅是簡單的在一定時期內實施多次并購行為,需要更加注重各個并購活動之間的協同性和關聯性。[7]黃嫚麗等(2020)研究發現企業在特定時期內進行數次并購行為,并且這些并購活動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則將此稱為連續并購。[8]反之,袁亮等(2024)認為連續并購是較長時間內進行的。[9]綜上,此次所選取的密爾克衛為案例分析對象,符合連續并購的概念。
2.2理論基礎
2.2.1資源編排理論
資源編排理論源于資源基礎論,由資源編排模型和資源管理模型交叉演變而來,是戰略管理領域的重要理論框架,其核心在于揭示企業如何通過系統化的資源管理流程實現競爭優勢。相較于傳統資源基礎觀對資源屬性的關注,資源編排理論更強調資源管理活動的主動性、結構性和情境適應性。
從科學機理層面,資源編排包含三個關鍵維度:第一是資源組合構建,即通過資源識別、獲取與組合構建資源組合;第二是捆綁資源形成能力,指將離散資源轉化為互補性資產的過程;第三是利用能力創造價值,涉及通過戰略部署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77]。這一過程受到組織學習機制、管理認知模式及外部環境動態性的共同影響。研究表明有效的資源編排能夠突破資源剛性約束,通過創造“資源管理能力”實現持續價值創造。
在動態競爭環境下,資源編排理論為解釋企業創造提供了新視角。企業通過建立資源組合的柔性架構,既可維持當前運營效率,又能通過前瞻性資源儲備應對環境不確定性。這種動態平衡機制解釋了為何在同等資源下,不同企業會因編排能力的差異產生顯著績效分化。該理論的實踐價值在于,為企業構建資源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設計動態能力培育路徑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論框架,尤其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對數據資源、知識資源等新型戰略資源的編排邏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3密爾克衛連續并購概況.........................15
3.1行業概況.....................................15
3.1.1行業特點............................................15
3.1.2行業并購現狀.........................16
4資源編排視角下密爾克衛連續并購的價值創造過程分析.................................22
4.1構建資源組合....................................22
4.1.1運輸資源.......................................22
4.1.2倉儲資源..........................23
5密爾克衛連續并購價值創造效果評價.............................33
5.1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效果分析....................33
5.1.1確定事件日期及窗口期的選擇.........................33
5.1.2計算超額收益率和累計收益率...............34
5密爾克衛連續并購價值創造效果評價
5.1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效果分析
5.1.1確定事件日期及窗口期的選擇
2018年至2021年密爾克衛對外公布的并購交易活動,把首次披露日期作為事件日期。
在事件研究法中,通常要求估計期設定為事件日前100—120個交易日,以充分捕捉標的資產的正常收益率波動特征。然而,密爾克衛于2018年7月13日上市后,其首次并購事件——收購天津至遠的公告日為2018年8月28日,距離上市僅間隔33個交易日;第二次并購——收購鎮江寶華公告日為2018年12月6日,距離上市也不足100個交易日。以上兩個事件估計期均不足100天,因此,選擇密爾克為2018年—2021年發生的十四起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其事件日如5.1表所示:

6結論與啟示
6.1研究結論
密爾克衛作為化工物流行業的“領頭羊”,在2018—2021年先后進行了16次并購,本文將其放在資源編排的理論框架下,圍繞密爾克衛在連續并購過程中通過資源編排實現價值創造的路徑分析和效果評價研究,將密爾克衛連續并購過程從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以及數字化轉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以資源編排理論、協同效應理論及市場勢力理論為基礎,對其背后的邏輯展開動態探究。最終從非財務指標評價、運用事件研究法、財務績效指標以及經濟增加值,針對密爾克衛連續并購的價值創造成效予以分析,進而得出如下結論。
6.1.1資源編排提升密爾克衛資源管理能力
連續并購可以使企業快速成長和實現戰略目標。在橫向并購中,密爾克衛通過并購提高運輸能力,擴充倉儲面積,建設七大集群完善物流網絡布局,實現了業務協同。通過縱向并購,密爾克衛通過并購化工產品銷售企業,實現了企業向產業鏈下游的拓展,將貿易發展成企業的第二大主營業務,從而增強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同時,密爾克衛通過獲取技術資源,建設數字化平臺,從而提高了其內部管理效率。
6.1.2密爾克衛通過連續并購實現價值創造
通過事件研究法對密爾克衛2018年至2021年中16起并購事件進行短期績效評價,可以得出資本市場對密爾克衛連續并購行為持中立態度,通過財務績效指標分析密爾克衛連續并購行為,從分析盈利能力指標中可以得出密爾克衛在近六年中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毛利率均高于行業均值及同行業競爭者中國外運,同時將資產報酬率與舉債利率進行對比,體現了正向財務杠桿效應。在發展能力分析上,密爾克衛通過連續并購實現資產擴張、營業收入增長等價值創造的具體表現。同時引入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得出,在收入大幅度增長的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在增加,說明企業通過連續并購期間,應收賬款賬期縮短,回款壓力減小。在營運能力中,結合杜邦分析法,得出企業在并購后,其銷售凈利率均高于行業均值。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