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電子商務論文,本文在使用GEM模型進行競爭力分析時,運用熵權計算權重,此方法更注重數據本身的離散程度,無法對實際經濟活動中的關鍵性因素進行準確權重分配,從而評價結果可能出現偏差。
第一章導言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一)世界電子商務實現逆勢增長
2021年,雖然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的“黑天鵝”效應影響,部分產業陷入低迷,全球電子商務交易態勢卻表現搶眼,實現逆勢增長。如圖1-1所示,2021年世界電子商務零售總額達到4938萬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6.3%,占全球總體零售貿易的19%。根據eM arketer預測數據,全球電子商務在未來三年間將會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交易金額將達到6767萬億美元,在總體零售交易額的占比還會進一步提升。

第二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本文研究內容有以下幾個重點:
(1)根據國內外文獻資料梳理跨境電子商務區域性發展的理論基礎和經濟貢獻,總結區域競爭力評價的常用理論模型和評價指標,根據產業特征選取適用的模型,構建跨境電子商務地區競爭力評價體系。
(2)根據跨境電子商務地區競爭力評價體系計算出各地區基礎、企業、市場三要素層得分以及地區綜合競爭力得分。
(3)根據地區綜合得分和要素層得分溯源地區發展領先或滯后的原因。
(4)根據地區發展現狀及特點提出改善現狀、挖掘發展潛能的建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圍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測量以及區域競爭力差異化產生原因進行研究。
(1)文獻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法是指搜集前人文獻著作,探究目標研究領域的性質和狀況,以此引出作者自身觀點。本文將回顧跨境電子商務及區域競爭力研究的相關文獻,通過web of science和CNKI兩個中英文文獻檢索平臺進行文獻查詢。本文經過文獻閱讀和梳理發現現有文獻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研究的缺失,綜合考量“鉆石模型”以及GEM模型的模型特點和適應條件后選擇GEM理論模型作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的測量模型。
(2)因素分析法。一個經濟指標的變化通常伴隨多個影響因素的改變,因素分析法是指將對于某個綜合性經濟指標的研究拆分為對數個可計量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以此探究各要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本文將對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和特點進行總結,根據GEM理論模型的理論基礎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的行業特點建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評價模型,將綜合競爭力拆分為基礎、企業、市場三大要素層,每個要素層各自對應兩個因素層,最后得出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六大影響因素:跨境電子商務集群基礎資源、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集群基礎設施、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結構戰略和競爭、供應商企業和相關輔助產業、跨境電子商務內部市場、跨境電子商務外部市場。
第二章理論基礎回顧及國內外文獻綜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與產業競爭力理論基礎回顧
一、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
1776年,英國古典經濟學家Adam Smith首次提出絕對優勢理論(Theory ofAbsolute Advantage),該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根本原因是國與國之間的絕對成本差異,如果一國生產某種商品的成本絕對低于另一國,那該國應該出口此類商品,反之則應該進口。若按照絕對優勢理論進行國際貿易分工,貿易雙方國家均獲得益處。然而,絕對優勢理論無法解釋在各種商品生產上均有絕對優勢的國家與在各種商品生產上均無絕對優勢的國家進行貿易的現象。為了解釋現實世界中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1871年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David Ricardo提出了相對優勢理論(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David Ricardo認為地區間貿易基礎源于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進而產生相對成本的差別,各地區應當出口本地區相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相對劣勢的產品,專業化的分工使得貿易雙方都得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產業集群理論以及增長極理論
1920年,英國新古典學派創始人Alfred Marshall首次提出了產業集群(cluster)概念,該理論認為在歷史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某一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會產生相互作用,區域經濟趨向融合,此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聚集會獲取外部規模經濟。聚集的企業相比孤立的企業而言能夠獲得共享的生產資料,更有利于促進專業化生產團隊的形成,同時也有助于知識外溢的產生。
第二節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概念與研究范圍
跨境電子商務是21世紀以后開始高速發展的新興產業,有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的研究更加稀缺,本節借鑒電子商務產業部分研究成果,從兩個方面回顧相關研究內容,即跨境電子商務的區域性發展研究以及區域競爭力研究。
一、跨境電子商務概念
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利用電子商務手段訂立合同、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Gomez-Herrera等,2014;張夏恒和陳怡欣,2020;來有為和王開前,2014;釗陽和戴明鋒,2019)。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經濟貢獻
跨境電子商務的經濟帶動作用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主要經濟意義包括有效擴大貿易規模、促進普惠貿易(張洪勝和張小龍,2021)、優化貿易結構和層次(朱賢強等,2020)、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Bai和Nam,2016;Anson等,2019)、節約企業參與國際交易的“距離成本”(Gomez-Herrera等,2014;Lendle等,2016)、推進中小企業發展(Chong,2008)以及助力外貿行業轉型升級(郭四維等,2018)。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是復合產業融合的產物,在時空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地區性分布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地區集聚現象,企業分布呈現中心向外圍擴散的輻射特征(王志盼等,2022)。我國各地區在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發展水平上存在東、西部割裂的情況(蘇為華和王玉穎,2017),并且區域差異性與經濟發展水平高度耦合(張夏恒和陳怡欣,2019)。
第三章中國跨境電商區域發展現狀.............................22
第一節跨境電子商務模式與類型...............................22
一、傳統貿易與跨境電子商務...........................22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類型..........................24
第四章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實證分析........................39
第一節研究設計..........................39
一、樣本選擇........................39
二、變量說明................................39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展望..................................63
第一節研究結論....................................63
第二節研究不足與展望.................................64
第四章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實證分析
第一節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考慮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的影響,本次實證數據采用2015年以后數據。另外基于數據可獲得性,以及港、澳、臺地區經濟特殊性,本文選取了除港、澳、臺地區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2016年至2019年的數據。其中普通本專科畢業人數、省內R&D經費投入、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總額等數據由中國統計年鑒獲得,省級電子商務交易額、全省快遞總量、軟件業務收入、信息技術服務等數據在國家統計局網站獲得,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個數、跨境電子商務監管場所運營人企業數、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企業數、跨境物流企業數在海關總署企業公示平臺獲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出口額在城市統計年鑒或海關總署獲得,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由財新智庫與數聯銘品BDD聯合測算得出。西藏地區軟件收入、信息技術服務收入未納入國家統計數據,使用最小值法補齊。
二、變量說明
(一)指標體系建立和選取
基于本文第二章中對區域競爭力的理論研究,以及GEM模型的作用機制,本文將選用GEM模型評價各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力。綜合考量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市場等方面因素,本文從地區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要素、企業要素以及市場要素三個方面選取指標,結合前人相關研究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的行業實際情況確定各要素層評價指標,最后建立跨境電子商務GEM結構關系如圖4-1所示: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研究結論
本文以GEM分析模型為基礎,從“基礎-企業-市場”三個理論角度,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力概念進行界定,建立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評價體系,并提出了競爭力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基礎、企業、市場三個方面。參考國內外經典文獻建立了備選指標庫,經過數據處理和篩選,通過因子聚類分析和熵權法確認指標權重,科學構建了3大要素層6大因素層29個指標的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體系。選用2016-2019年中國省級數據,對全國31個地區在跨境電子商務基礎、企業、市場這三個要素層面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綜合得分以及逐年變化情況,主要有以下研究及發現:
第一,我國各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力水平逐年上升,但各地區競爭力水平差異明顯,其中企業競爭力是地區間差異最明顯的關鍵因子。從總體綜合競爭力水平變化來看,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在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力逐年提升,排名上波動性不大,廣東省在2016年至2019年間一直位于第一的位次,其他地區與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從區位上來說東部沿海地區的綜合競爭力高于內陸地區,但部分中部地區異軍突起,表現搶眼,如四川省和河南省。云南省是各地區中名次上升最明顯的省份,吉林省是名次下降最明顯的省份。各因素中,影響地區排名的主要原因有跨境電子商務外部市場需求規模、省內跨境電子商務核心企業聚集度、數字化核心產業規模以及創新產業發展水平。
第二,根據最近一年的跨境電子商務區域競爭力綜合得分情況可將我國31個省份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由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山東省、福建省、四川省、河南省9個地區組成;第二梯隊由湖北省、遼寧省、天津市、安徽省、河北省、湖南省、重慶市、陜西省、江西省、廣西10個區域組成;第三梯隊由云南省、山西省、黑龍江省、新疆等12個西部及沿邊地帶組成。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